close

 

03 一定要用當地材料學語言

 聽過"食土不二"嗎?

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,住在哪裡就吃那裏當地生產的食物.
 "一定要"用當地材料學語言就是"身學不二",要學哪國語言,
就要用當地的材料來學,例如學美語就要用美劇,
英文小說,廣播,電影來學,
重點就是要用"當地的材料"來學,我很少說"一定要",但是,
用當地材料來學真的是我覺得真的是"一定要",如果不這樣做,
學習語言的失敗率幾乎是百分之一百,但反過來說,
如果你知道學語言一定要用超大量"當地的材料"來學習,
你百分之一百會成功.

   我領悟這一點是從我自己練習讀英文兒童小說開始的,
那時我是這樣想的:如果我學會讀英文小說,
那不就代表我懂英文了?於是,我開始練習讀英文小說,一年後,
我從"從來沒讀完一本英文小說"變成"讀完十幾本英文小說",
原來,讀英文小說是只要練習就一定能做到的事,
我以前一直搞錯了,
我以為一定要英文程度很好,才能讀懂英文小說,
這個"超傻的觀念"阻撓我學會英文阻撓了十幾年.

  這個"如果我學會讀英文小說,那不就代表我懂英文了"的想法,
讓我發現,我以前都是學英文都是從課本學,
但是課本上學的英語在現實生活中卻沒辦法活用,
但是,我從現實生活的讀小說,看電視,電影來學英文,
只要我學會讀英文小說,看英文電視電影,
不僅英文電影,小說看得懂,讀的懂,
連課本的內容我自然而然也都懂了.


後來我就覺悟了,從課本學"語言",勢必兩頭落空,
課本學不會,現實生活也不會.這不是說"課本"內容不好,
而是"課本"內容太少了,一集綜藝節目所使用的句型,單字,
和文法,可能就有五本以上的課本的內容,然後,
課本教的都是正統文法,
但是"現實生活"幾乎都是使用"非正統"的活用文法,
於是就變成課本上教的東西從沒出現過,
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東西又不會,最後就越學越不會,導致學習失敗.

所以,現在學習應該逆轉過來,用"當地材料來學"
而課本當作輔助,這樣子,學習才會越學越棒,越學越好.

接下來,我來說說用"當地材料來學習"會產生哪些學習奇蹟?

1.學習重點不遺漏
  簡單來說,課本裡教的可能不是重點,
但是,現實生活中會使用的絕對是重點,想想看,
如果全世界會英文的人都聽得懂的英文對白,
那你不學會怎麼行?這句話絕對是學習重點!
我自己很驚訝我是二十五歲才學到"how come"
這句話?
  真的是how come?


2.一旦學會就是幾乎永遠會了
  想想如果你已經能聽自由自在的聽英文廣播,看英文電視,
除非十年以上沒聽,有可能今天完全聽的懂,明天卻完全聽不懂?
不可能的吧~

3.預習和複習一起來
現實材料中遇見聽不懂看不懂的單字或句子,
其實就是默默在幫你預習.
現實材料中常聽見看見的單字和句子,常常看見或聽見,
是不是就默默在幫你複習?
  我自己學語言是從不主動作傳統的預習和複習,
傳統的預習和複習就是背單字書,讀課本....之類的,
但我就是靠反覆看電影,
和大量看電視聽廣播,達到預習和複習的效果.


4. 打破等級的界線
   簡單和難都是我們自己劃分出來的,
依照這個超不可靠的難易度標準是不可能學好的.
  想要學好語言就是把"現實材料"不管難易,全部都要學會,
學會這個就是大功告成,
不用從初級變成中級再變成高級再高高級在變成超高級...
不用再這麼辛苦"提升等級"!

5 課本對初學者常常看不懂
  看電視節目學語言真的是比"讀課本"容易,
課本有時候就是要等語言程度提升才能看懂,
等能看懂課本(或是文法書),再搭配看電視節目,
學習效果就是如虎添翼嚕~

6 用"當地材料"才能產生真正有效的練習
  學會語言一定"練習次數"要夠,練習的材料要"對"
最對的材料就是"當地材料"

    
7 以上原則全部都可以無視,只要記住"用當地材料來學",
"把當地材料搞懂",語言一定就能學的很棒.

最後解釋一下如何搞懂當地材料,
也就是說看電影就慢慢把電影對白的單字,句子都弄懂,
聽廣播,慢慢把主持人的話聽懂,
初學者當然不可能一次全部都弄懂,但就是慢慢來,
每次都把一個不懂的句子或單字搞懂,
持續努力一年,
明年的你會非常感謝今天的努力的你~

------------thinking outside the box---------------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vemyself77723 的頭像
    lovemyself77723

    lovemyself77723的部落格

    lovemyself777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